拥抱变革,向新图强 ——写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之际
金秋九月,是一个叠翠流金的美好时节。
一场国家级、世界性的盛会如期而至——9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办。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自2018年以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已成功举办六届。
5年前的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制造业大会亲致贺信,强调要“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安徽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指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创新领域未来产业、八大优质高效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年来,安徽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制造业三大变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2018年至2023年,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这一增速居全国第4位;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营收5.1万亿元,跃居中西部第1位、全国第7位,工业增加值总量1.4万亿元、升至全国第10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
“在过去的18个月里,我们组织了两个考察团去了安徽,这很不寻常。”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谭森说,“15年前安徽并没有被很多外企关注,但在过去几年里,安徽持续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所以从事制造业的公司对安徽很感兴趣。”
是什么让安徽“不寻常”?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新经济的缩影,一个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和高科技领域迅速崛起的地区。”这是渣打银行(中国)行长鲁静的“安徽印象”——今年4月下旬,渣打银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
作为高能级的制造业开放合作平台,6年来,世界制造业大会开放主题更加鲜明,制造特色更加彰显,合作成果更加丰硕。
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政要及政府官员、600多位世界500强高管出席了大会。3347家企业在这里集中展示了制造业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大会累计促成合作签约项目3600余个、实际完成投资超1.5万亿元。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聚焦安徽“4433”万千亿产业体系,持续深化项目对接。大会召开前,已初步摸排大会备选签约项目超700个、投资额超3500亿元。
“我们很看好安徽的发展前景。就在2024年,我们在合肥设立了新公司。”阿尔斯通中国区总裁耿明说。
2014年,阿尔斯通在芜湖成立芜湖阿尔斯通,从此揭开了阿尔斯通在安徽省的轨道交通产业布局。10年后再设新公司,旨在实现“1+1>2”的协同发展目标,在安徽构建以创新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深度融合的投资模式。
透过世界制造业大会的这扇“窗”,全球产业界正在看到,“安徽制造”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征程上涌动着的澎湃活力和强劲动能,不仅厚植着一个区域向上跃升的活力根脉,更深刻展示着制造业变革图强的“星辰大海”。
不要低估一颗向上的心
安徽紧抓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以开放合作拓展制造业创新发展更大空间,厚植创新沃土,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制造业最大支持,以优质要素的集聚来支撑制造业高端化跃升。
进入九月,华为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第四界”——“MAEXTRO尊界”又有新进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十余枚“尊界”“MAEXTRO”“MASTRO”等文字和图形商标转让至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企业负责人透露,鸿蒙智行的“第四界”品牌将对标超豪华品牌车型,定价将达到百万元级别,首款产品计划于年底下线,2025年上半年上市。
华为携手江汽,问鼎高端汽车市场,既是科技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是安徽汽车产业迈向高端的又一次“抢滩试水”。
奇瑞集团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了高端品牌——星途。今年5月至8月,蔚来汽车连续4个月销量超2万台,持续站稳高端纯电汽车市场。
从20世纪60年代安徽第一辆整车下线,到2023年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二、出口居全国第一,如今,安徽已拥有包括奇瑞、江汽、蔚来等在内的7家整车企业以及4000多家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
回首多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正是一次次向价值链上游的攀升,成就了安徽汽车产业不断“换挡加速”、提“质”升级。
高端化,是走向制造强国、制造强省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产业经济学中著名的“微笑曲线”,还是曾经“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大型飞机”的经历,都在揭示只有深耕技术与品牌,加速迈向高端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重塑竞争优势,改变发展格局。
作为科教大省,创新的优势给了安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底气。
安徽坚持聚焦原始创新“从0到1”的突破、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发明从“书架”走向“货架”,点亮“科技树”、形成“产业林”。
截至2023年底,全省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7位,制造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3位。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安徽已拥有3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列全国首位,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4家、居全国第6位。
抓住“关键变量”,安徽厚培产业沃土。
产业高端化离不开资本护航,安徽便构筑起多层次资本市场。
1.73万亿元的“基金丛林”覆盖了企业从初创期到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其中主题基金群聚焦十大新兴产业。
产业高端化离不开高端人才。安徽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汇聚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全省人才总量近1300万人。
产业高端化离不开一流环境。安徽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机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据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安徽省市场环境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四。
“如果说人才和技术是种子的话,完整的产业链就是合适的土壤,而资金和配套设施就是它的养分。只有拥有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土壤,整个科创的种子才能快速地成长。”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许伟伟博士说。
两年多前,他从美国硅谷回到安徽合肥创业,从事电源芯片研发设计。“我们创业时考虑安徽合肥,首先看重的就是这里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
坚实的创新底座,带来安徽制造的“低调奢华”——一批“产业重器”次第涌现:
机器人领域,埃夫特突破了机器人控制器底层运动控制算法基础代码,整机自主化率提升至100%,弧焊机器人、防爆机器人成为国家标志性产品;
工业母机领域,合锻智能大型锻压成形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航空航天领域,应流集团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温合金叶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中电科钻石飞机在全球通用飞机制造业中排名第三;
医疗装备领域,锐世科技全数字PET/CT(功能代谢显像/解剖结构显像)取得临床应用新进展,中科离子成功实现质子治疗设备国产化、小型化;
半导体设备领域,合肥芯碁微装自主研制的PCB(印刷电路板)光刻直写设备、合肥欣奕华的钙钛矿真空镀膜机、御微半导体的12寸晶圆检测装备全球领先。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九州云箭“龙云”火箭发动机、“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等亦是“安徽制造”的最新成果。
安徽凭借“科创+产业”“龙头+配套”的有效打法,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推动了一批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汽车产业“汽”势磅礴,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追光逐日,新型显示满“屏”生辉,集成电路“芯”光灿烂,人工智能“星火”燎原……
联想、海尔、京东方、蔚来汽车、晶合集成等产业先锋在安徽落地生根。
如今,安徽全省汽车全产业链、装备制造营收已突破1万亿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收居全国第3位,新型显示产业营收居全国第2位,机器人产业营收居全国第6位。
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已由2013年的20.7%提升至2023年的42.9%,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
实现了从“铜墙铁壁”到“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突围进击,眼下,“安徽制造”又将目光聚焦到了未来产业的开拓上,聚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加快建设10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
今夏巴黎奥运会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迈向高端化的征途,正如为夺冠付出的努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跬步积累后的骐骥一跃。
“安徽制造”致力于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是在持之以恒地攀“高”向“新”中,挺起了“工业脊梁”。
算力时代的底气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积极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数实融合,效率变革,正在成为安徽制造业进击的“灵魂”。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当今全球制造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水平的标杆。
走进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灯塔工厂”之一——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工厂的“智慧大脑”高速运转,被命名为“哪吒线”“水星线”“火星线”“闪电线”的各条智能标杆生产线有条不紊地响应着客户复杂多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通过智能排产系统,该工厂排产耗时从原来的6小时直接缩短到每天1.5分钟,高峰时期每0.5秒就可以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
像联宝科技这样的“灯塔工厂”,安徽已拥有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同时,安徽还培育了国家级5G工厂19个,数量居全国第4位。
数实融合,效率变革,正在成为安徽制造业进击的“灵魂”。
近年来,安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出台系统政策,实施“数字领航”链接、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区域数字化转型等十大工程,多能级构建制造业数字赋能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和传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对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安徽坚持前瞻性建设,不断打牢“地基”。
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通服务、“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式上线,羚羊平台发布业内首个全国产化算力底座……目前,安徽已建成5G基站13.8万个,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建成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0家,并与国家顶级节点完成对接,累计标识注册量达5亿。截至6月底,安徽全省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0P。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日新月异发展,AI算力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当下,正在步入一个“算力时代”。
“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的开服,将为华东和华中地区提供更低时延、更安全可靠、更加创新的多样化规模算力服务。”今年6月份,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安徽芜湖表示,华为将持续通过盘古大模型服务,解难题、做难事,帮助客户训练好自己的大模型,并以昇腾云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澎湃的AI算力。华为还将深入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助推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
芜湖是“东数西算”长三角两大枢纽之一,是中部六省唯一的数据中心集群,这也是徐直军说这番话的重要底气所在。
安徽用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为传统产业注入“数”“智”新动能。
在铜陵,曾经“笨重”的铜业正发生着“智”的改变。铜陵有色围绕“123N”一体化战略部署,即“1个智慧大脑+2个平台+3个方向(矿山、冶炼、加工)+N类5G融合应用”,将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智能管控、智能决策能力。
过去,300人的电解车间年产电解铜不到20万吨。现在,车间人员减少到110人,产量不仅翻倍,优质品率也由98.5%提高到99.89%。
27年前从芜湖荒滩小草房起家的奇瑞集团,前不久首次登榜《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居第385位。
历经中国汽车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时期和转型力度最大的变革期,最终带领企业成长为拥有1420万全球用户、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感慨,数字化转型是奇瑞迎接行业挑战的关键举措之一。
2021年,奇瑞携手卡奥斯打造了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海行云HiG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背后不再是奇瑞一家,而是一个赋能了2万多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生态圈。去年8月,该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小企业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普遍难点。
为此,安徽专门拿出3亿元给3万家企业每家发1万元消费券,激励中小微制造企业购买数字化软件服务包,积极迎接数字化转型发展大势。
2021年9月,安徽省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如今,平台用户总量有136.3万,累计服务企业976.8万次。
在安徽,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已达62.5%,居全国第4位。安徽已建设国家级“双跨”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平台22个,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安徽也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
在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工厂正在变得更加“聪明”。
而伴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进一步拓展,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当前,安徽正编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大模型+软件开发”生态体系,培育一批以讯飞星火、“知了”工业品大模型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
“去年6月份,我陪同德国联邦智库的代表访问了合锻集团。来了之后,感到非常意外。”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区会长邓睿洲说,这家安徽企业不仅做到了国内第一,还通过和德国一家锻造企业合资合作,并最终收购了它。“这也证明了安徽企业的制造功底相当深厚扎实。”
“智”转“数”改,夯实了安徽制造的功底。
如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安徽制造的发展大势,成为几乎所有企业未来发展的必修课。
以“智”造引领,撬动企业、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安徽制造业由此获得全新的“加速度”。
我们大家的未来
绿色制造,推动制造业全方位转型、全过程改造、全链条变革、全领域提升。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持续发力绿色低碳,共同书写着“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大势所趋、国际共识,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对区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制造业是节能减碳的主体。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瓶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这是一条艰难而正确的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安徽制造业如何求索?
是挑战,更是机会。
绿色制造,推动制造业全方位转型、全过程改造、全链条变革、全领域提升,正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绿色变革。
安徽,正以一场以“智能绿色”为主题的制造革命,重塑“安徽制造”的鲜明底色。
在安徽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靠“吃”二氧化碳当植物气肥的番茄皮薄肉厚、鲜红圆润。
这种植物气肥,便是来自海螺建成的世界首条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可以将水泥窑烟气去除粉尘等杂质后,分别转化为纯度99.9%以上的工业和食品级二氧化碳。
水泥行业是碳排放大户之一,作为水泥行业领军企业,海螺集团不断实现原有技术的改进和落后工艺的提升,稳步推进清洁化生产,实现了从“灰色制造”到“绿色智造”。目前,海螺集团有超40座矿山取得国家级“绿色矿山”证书,芜湖海螺、铜陵海螺、荻港海螺等多家公司荣获工信部“绿色工厂”称号。
安徽推动传统行业兼并重组集约发展,聚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主攻方向,制定实施了《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规划,落实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提效目标和路径。制定重点企业节能改造计划,定期开展能效核查,目前全省已有96个生产装置(生产线)通过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或工艺优化实现能效提升,年节能量达86.4万吨标准煤。
开展新一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实现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工业节能监察全覆盖,安徽新增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居全国第6位。
这是一场深刻的制造业“生态蝶变”。
绿色工厂“绽放”,绿色园区涌现,镌刻着近年来安徽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的足迹。
安徽全省80%的国家级园区和75%的省级园区已完成循环化改造,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44家、省级节水型园区14个。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0家、绿色工业园区2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2家。各级绿色工厂2023年度产值约为1.46万亿元,约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63%。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持续发力绿色低碳,共同书写着“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今年8月,安徽省首台氢能重卡上线运营交车仪式举行,这也标志着安徽正式实现氢能重卡示范应用零的突破。
这是由江汽集团联合明天氢能公司正向开发的18吨重卡车型,搭载明天氢能公司自主技术115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具有超长续航、超低氢耗、零碳环保等特点。
氢能来源广泛、清洁高效,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
“安徽在氢能储存方面、燃料电池技术和应用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安徽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明天氢能创始人、董事长王朝云表示,安徽有许多地区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和积极性,将为全省氢能产业的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带来新的机遇。
如今,位于六安的明天氢能公司是国内燃料电池行业排头兵,拥有国内首座万套级燃料电池工厂,先后填补了全国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站、安徽首条氢能公交线路等场景的空白。在去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明天氢能公司参展的210kW氢燃料电池系统,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多笔订单。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
安徽聚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统筹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引擎。
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壮大绿色产业……
产业逐绿、低碳突围的安徽实践,彰显的不只是对绿色低碳的承诺,更能从中看到安徽制造、安徽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广阔空间以及充满更多可能性的广泛场景。
不仅如此,安徽产业发展也呈现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合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绿色生产方式加速演进的发展态势。
来自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0.7%,超“十四五”序时进度目标1.4个百分点,以较低的能耗增幅贡献服务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让安徽制造“走出去”更有底气,“世界货架”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来自安徽的“新三样”产品的身影。
今年1月至8月,安徽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18.8亿元,增长14.6%。
标普全球发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显示,安徽阳光电源再次蝉联全球第一。依托全球六大研发中心和完善的销服网络,阳光电源已持续助力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绿色转型。
“可再生能源是我们大家的未来,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清洁我们的星球。阳光电源如此高速发展,是了不起的公司!”在阳光电源光储集团美洲大区工作的加布里埃拉·加里略·拉芙蕾丝,一直为自己成为一名阳光电源员工而自豪。
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指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实现新提升,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今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这片土地。
安徽,正以绿色制造蕴含的美好情怀,迎接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到来。世界,正见证着“皖美制造”的绿色魅力与无限可能。
( 记者 丰 静 许昊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