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里的安徽(二)追寻真理的目光——王步文烈士的眼镜

安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老区县就有68个,占全省县市区的64%。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要的根据地,在我省大别山区留下众多革命遗址遗迹;新四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抗日武装之一,在安徽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旧址;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物在我省也有较多遗存。

红色文物里的安徽(二)追寻真理的目光——王步文烈士的眼镜-第1张-百科-土特城网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推出系列H5作品《红色文物里的安徽》,展现近代以来江淮大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今天推出第二期《追寻真理的目光——王步文烈士的眼镜》

红色文物里的安徽(二)追寻真理的目光——王步文烈士的眼镜-第2张-百科-土特城网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步文的眼镜。这副眼镜长11厘米,宽6厘米,重20克,眼镜为全金属结构框架,正圆形黑色眼镜框,两框之间用金棕色金属相连,茶色透明玻璃镜片,银色镜腿,后有玳瑁镜脚。王步文牺牲后,由金寨县刘正德捐赠,1959年1月1日入藏,为国家一级文物。

王步文烈士简介:

1898年,王步文出生于岳西县一户农民家庭。学生时代的他博学多才,在题为《中国今日大病之安在》一文中,慷慨陈词:“和民众团结起来,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挽救危若卵石的中国”。1919年在安庆组织学生声援五四运动,积极抵制日货。1921年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王步文在作文本中陈述了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志向:“民能挚心爱国,视国事如己事,政治不良,从而革新之,社会不良,从而改造之,虽弱也必有强之一日”。

1923年10月,王步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安徽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成立,王步文是重要成员,负责组织工作。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王步文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临危不惧、坚持斗争、视死如归,为全省各地区党组织和工农运动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突出贡献。孜孜不倦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何时起,王步文的鼻梁上悄悄架起了一副眼镜。从此,眼镜就一直陪伴着王步文,成为他一个醒目的标志!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成立,王步文任代理省委书记兼宣传委员。3月,任省委书记。此后的一个星期里,王步文连续主持召开三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全省党的工作,还向皖西、皖北、皖南派出巡视员巡视指导工作。正当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时,4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王步文不幸被捕。国民党以高官厚禄拉拢,王步文严词拒绝;敌人施以种种酷刑,王步文坚贞不屈。在狱中,他勉励难友:“现在的苦,正是为了将来的甜……正义、真理和胜利是属于人民的。”

王步文在狱中饱受折磨,当他得知自己编纂的《社会运动辞典》一书稿费寄来后,叮嘱前来探监的妻子方启坤:“当(党字的谐音)用则用,家里少用。”方启坤遵照嘱托,将150元稿费一部分转交芜湖党组织作为党费,大部分用于救济难友家属。

1931年5月31日,王步文被执行死刑。他给爱人写下绝笔信:“我为革命死了,你不要悲哀,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临刑前,王步文向目送他的难友们高喊:“同志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让我的鲜血去浇灌自由之花吧!”说完,他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时年33岁。

“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这是王步文烈士一生最真实的写照,他用热血的一生诠释了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忠诚于人民的信仰与使命。

关于红色文物:

红色文物不仅是摆在博物馆和纪念馆里的物品,更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