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卖车几乎成为北京现代经销商常态 困境与求变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封由湖南省的汽车经销商致北京现代的信件。信中指出,由于湖南省内经销商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经营困境及严重亏损,他们决定从2024年8月8日开始暂停向北京现代提取新车,并拒绝自动配送的车辆。同时,经销商要求北京现代立即解决其在湖南地区的库存积压问题,并履行之前的所有承诺和奖励政策。这封信得到了9家汽车经销商的共同盖章确认。

当被问及时,一位来自湖南的北京现代经销商的法律代表证实了信件的真实性。北京现代则回应称,正在调查此事。另一名当地经销商透露,尽管其店铺的库存量看似不高,但这批车辆已导致约八九百万元的资金占用,库存积压不仅阻碍资金流动,还因仓储、管理和维护成本而加重财务负担。该经销商每月仅能售出十几辆车,而厂家要求的提车量在10到30辆之间,为了获取终端奖励,经销商不得不持续增加库存,导致利润空间日益压缩。

更有甚者,有的经销商库存车辆已超过100辆,相当于前者的1.5倍,而其月销售量却与前者相似,库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车辆已成为北京现代经销商的普遍现象,每售出一辆车平均亏损5000元至1.5万元,其中伊兰特车型亏损尤为严重。

经销商指责北京现代在遏制跨区域销售和稳定市场价格方面措施不力,导致市场上的现代汽车售价混乱。尽管已向厂家反映,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北京现代并非唯一一家与经销商矛盾公开化的汽车制造商。此前,保时捷也有三家中国经销商因亏损销售而要求补贴,这同样反映了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战的行业背景。

回顾历史,北京现代曾在2016年销量突破百万,但随着国产自主品牌的兴起、新能源汽车势力的壮大以及合资品牌价格下探,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逐渐衰减。2022年,北京现代全年销量仅为25.7万辆,落后于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理想。今年上半年,其销量进一步下滑至10万辆。

对比之下,现代汽车在全球其他市场的表现较为乐观,2022年全球销量超过730万辆,排名世界第三。

面对中国市场挑战,现代集团正加速调整战略。去年6月,现代汽车CEO张在勋承认近年来中国业务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为重塑品牌形象,公司计划聚焦高性能车型,并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线进行精简,从13款减少到8款,侧重于SUV和高端品牌捷尼赛思的车型推广。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