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科学证据表明,人想要活着就不能上班 珍爱生命,远离职场
9月14日那个周六,中秋假期实际上只有一天的休息,大家都还在工作岗位上。紧接着9月29日周日和10月12日周六,国庆期间本该享受的七天连休,实际上也只有三天得以放松。上班本非人人所爱,如今更是让人提不起劲。
在办公室坐着,享受免费的电力、冷气和饮水,甚至还能在工作时间解决个人问题,这样的日子我不想继续虚度。我决定采取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对公司还是社会。于是,一个选题自然而然浮现在脑海:从科学角度看,人其实不适合上班。
职场是各种生物的交汇处,除了形态各异的同事,还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各类昆虫。这些生物共存可能导致过敏、感染甚至中毒,极端情况下,整个部门都可能面临健康危机。据国际劳工组织2024年的报告,2021年约55万人因工作中接触到的生物风险因素丧生,占所有工作相关死亡的9.8%,全球经济因此损失5480亿美元。
想象一下,这55万生命的总和,其劳动成果也无法企及这巨额经济损失,上班的意义何在?或许倡导远程办公,既能减少员工健康风险,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才应该是企业领导者考虑的方向。况且,员工若在家遭遇不幸,雇主也能免于责任。
加班,是另一个健康杀手。《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显示,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与工作35至40小时的同事相比,面临更多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感染、糖尿病、受伤和骨骼肌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审视自己的工作时长,是否早已超过了健康的界限?
夜间工作更甚,不仅打乱人体生物钟,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可能的致癌因素,与之并列的是亚硝酸盐和DDT这类有害物质。此外,许多日常工作环境和职业暴露也被列为潜在的致癌源,从艺术玻璃制作到理发师,再到石油提炼,广泛的职业人群都在无形中承受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