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长期影响 海洋生态与人类健康的隐形威胁
中日两国在经历了一年的协商后,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该共识涵盖四点关键内容:
1. 国际法义务:日本承诺将严格遵守国际法,确保核污染水排放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并持续进行相关评估。 2. 国际监测机制:双方同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下建立长期的国际监测体系,保证所有利益相关国家能够有效参与并独立进行取样监测。 3. 持续对话:强调基于科学依据,双方将持续进行建设性对话,以妥善解决排放引发的忧虑。 4. 水产品进口政策:中国将根据国内法律及世贸组织规定,对日本水产品采取临时预防措施。随着国际监测与独立取样工作的推进,中国将依据科学证据适时调整措施,逐步恢复进口。
尽管共识达成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也不代表中国即将全面恢复日本水产品的进口。
回顾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至今每日产生约140吨核污水。这些污水主要来自冷却剂、新增冷却用水及渗透的地下水和雨水,累积量已极为庞大。鉴于存储空间即将饱和,日本政府决定从2021年起计划将处理后的核废水排放入海,并于2023年实施。此举在全球范围内尚无先例,引发广泛担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