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为何走到要被收购的境地 AI浪潮下的没落巨人

英特尔,这个昔日的芯片领域霸主,仅在三年内就从寻求收购他人转为可能被收购的对象,其市值大幅缩水。帕特·基辛格接任CEO时,英特尔已面临制造领域的挑战,落后于亚洲竞争对手。他试图通过加大投资制造业务,尤其是成本高昂的先进工艺,来追赶台积电并重振英特尔的领导地位,同时也计划扩展代工业务,服务于其他芯片设计商,如高通。

然而,市场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向人工智能(AI)的转型,成为了英特尔面临的重大挑战。AI的兴起促使需求转向专为此类应用优化的GPU,英伟达成为显著受益者,而英特尔的传统强项CPU则逐渐失宠。基辛格承认,AI市场的迅猛发展超出了预期,对英特尔造成了沉重打击。

为了应对困境,英特尔不得不实施大规模的成本削减措施,包括多次裁员和减少股息发放。基辛格近期宣布的进一步重组计划旨在加强财务纪律和提升执行力,但也明确表示不考虑放弃制造业务。尽管如此,分析师认为英特尔翻身的机会渺茫,除非其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能够成功超越竞争对手,恢复技术领先优势,但这对于核心CPU业务的即时复苏帮助有限。

与此同时,有关高通考虑收购英特尔的消息浮出水面,尽管这一潜在交易因监管等因素充满不确定性。对高通而言,此举可能开启通往PC和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大门,但是否保留英特尔的制造设施仍是一个疑问,因为高通本身采用的是芯片生产外包策略,而制造业务的运营成本极高。

英特尔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其能否凭借即将到来的技术革新扭转局势,或是成为行业整合的一部分,仍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