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消费区域分化的三大新趋势 中西部崛起与分化加剧
消费领域的区域差异问题近期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2023年以来这一现象持续存在。6月份,不同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表现各异,北京和上海分别下降至-6.3%和-9.4%,而四川则逆势上升1.7个百分点。尽管有人将这种分化归咎于“618购物节规则变动”和“汽车销量下滑”,但实际上这些短期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消费地域差别的根本原因。比如,四川的线上零售比例不小,社零依然能保持增长;汽车销售对整体社零的负面影响虽有减小,东部地区的社零数据却转为负增长。
观察更长的时间跨度,北京、上海等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社零增速差距逐渐拉大。自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两地社零增速分别下降了8.8和4.7个百分点,降至-2.3%和-0.3%。相反,中西部省份如贵州、湖南、河南、湖北、四川等,其消费增长不仅稳定,而且多数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消费区域分化并非短期现象所能概括。
探究消费分化的深层次原因,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层面上的表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东部地区居民资产构成较大冲击,尤其是考虑到房产在东部居民资产中的高比例及其对家庭财务状况的影响。此外,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调整也影响到东部地区居民的工资收入,特别是该地区金融和房地产业较为集中,居民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波及更为直接,体现在收入增长放缓上,如北京、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在全国排名靠后。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和消费模式的创新,促进了消费潜力的释放。艺术场馆数量的增加、机场航班的繁忙等,都反映出中西部在消费环境上的积极变化,吸引了更多内外部消费者,有力推动了当地社零增长。
从长远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分化趋势还体现在人口回流、收入差距缩小以及消费升级三个方面。中西部在汽车拥有量、连锁零售业扩张等方面展现出的强劲增长,显示了消费偏好的提升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随着中西部人口的持续回流、产业布局更加均衡,以及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有望逐步缩小,进一步促进消费格局的多元化发展。
当然,这一系列发展趋势仍面临经济复苏不确定、政策执行效果及房地产市场变动等风险挑战。对于未来,持续关注这些动态变化对于把握消费市场全貌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